過度包裝設計
2016-07-15
過度包裝導致了資源的大量浪費,但是最終問題出在哪里呢?是設計公司還是企業?是文化還是習慣呢?
事實上,本來可以用牛皮紙或者塑料袋包裝的茶葉,卻換成了有機玻璃甚至水晶瓶包裝;750毫升的紅酒用2斤左右重的木盒包裝。相關專家認為,目前有關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規定中,雖然對商品包裝的層數和空隙率做了相應限制,但對于包裝材質還沒有強制性的規定,建議在即將出臺的相關條例中能夠有所涉及。
包裝材質“過度”暫未限制。
傳統節日將至,月餅禮盒、保健品等將成為商場、超市的銷售主打,禮盒過度包裝也會再次引起人們的重視。
搜狐綠色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等單位舉行的拒絕過度包裝論壇上,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法規一處處長李明剛明確指出,包裝的材質、結構和成本都可能引起過度包裝。今年3月國家批準發布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把結構當中的空隙率強制為60%,包裝層數強制為不能超過3層,成本不能超過20%。“材質也是判斷過度包裝與否的指標,但是目前看條例里邊沒有把材質作為強制性要求。”李明剛強調。
在超市和商場中的調查發現,商品包裝層數超過3層的比較少,此前月餅、保健品等禮品中包裝空隙率過大的問題有所減少,但是包裝盒的材質越來越復雜和多樣。
商品過度包裝的問題不僅出現在禮品中,目前藥品和化妝品中也存在過度包裝的問題。有消費者反映,在藥店買一盒藥,通常都是包裝挺精美的,不僅外面有紙盒,里面還有塑料膜包裝,然后才是錫箔板包裝的8片藥。可能這一袋藥售價20元,但真正買藥沒花多少錢。買一個眼霜,25毫升的小瓶外包裝可能看似200多毫升。相關資料顯示,每年節日禮盒包裝上的費用就達20多億元。
對于商品包裝回收的問題,37%的人表示,如果商場、超市設立回收設施,自己愿意配合商家并把包裝帶回到商場,另外37%的人表示會考慮配合商家的這種回收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