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即“包”和“裝”
2017-10-19
許多商家為了節省投入成本,在使用包裝材料的時候偷工減料,雖然節省了資源,可是對于商品的保護做得不夠。比如一些電子產品,以往的包裝盒外觀雖然不怎么美觀,但里面都使用厚厚的泡沫板,在商品的搬運過程中能很好地防震抗壓,起到很好地保護作用。現在,外包裝是做得很美觀,泡沫板卻被省下,或以成本低的紙板取代,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對商品造成損壞。
包裝設計是以保護商品的流通安全、便于消費者使用、促進商品的銷售為目的,根據包裝對象的物理形態、屬性和流通意圖,采用合理的材料、造型、結構、文字、圖形和色彩,通過一定的技術創造包裝實體的一個過程,是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活動。
商品從被生產出來到進入消費階段,要經歷時間和空間的轉換,包裝設計在此過程中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包裝采用合理的容器,從物理角度和化學防護兩方面對被包裝物品起到保護作用。包裝既可以防止商品震動、擠壓、磕碰磨損等物理性的損壞,也可以預防各種化學反應及其他形式的意外發生。合理的包裝具有抗震、抗壓、抗拉、抗擠、抗磨等功能,對商品的盛裝、存放和運輸進行保護。有的還能解決商品的防曬、防潮、防腐、防漏、防燃問題,確保商品在任何情況下都完好無損。
包裝即“包”和“裝”,顧名思義,就是要方便開啟使用、存放和裝卸運輸。包裝設計應以人為本,體現人性化。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罐頭一般都是玻璃瓶子加一個金屬蓋盛裝的,那時候蓋子不是現在這樣的羅紋可以直接擰開的,而必須用工具一點點撬開,非常不方便,這算得上是包裝設計方面的一大失誤。商品的包裝不僅要方便盛裝、儲存、運輸和銷售,還要讓消費者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