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包裝設計應用與產品文化恰當結合
2016-08-23
光靠色彩難道就可以區分了嗎?我想不會那么單純吧!這時必須運用?"通感"來接著表現"口感"。
通過色彩的合理運用,色彩的相互關系,可以很容易地表現食品的?"舌感",一如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以色彩去表現酸、甜、苦、辣的構成練習一樣。在此基礎上,繼續運用"通感"的手法,盡可能地去表現口感。要表現口感,不僅僅是通過色彩的運用,更多地可以通過包裝容器的形式、材質、畫面圖形的專用設計來表現。比如可采用冷色系結合硬邊風格的圖形、折線式的紋樣來表現入口松脆的食品。要實現充分表現食品的口感和舌感,除了依靠色彩、圖形元素外,照片的作用同樣十分強大,尤其是一些產品本身形態比較好的食品,通過細膩的攝影畫面充分表現產品細部來激發購買者的食欲。
要做到這一步其實不難,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很多企業沒有這種原創意識,圖片版權觀念淡漠。的確真要拍攝一張絕佳表現產品的靜物照需要一定的代價,但很多企業領導沒有這種意識,造成整體包裝設計圖片質量無法提高。即使不采用攝影,也可以采用商業插畫(逼真畫)的技法來表現產品的細節,強化知覺傳達。但這樣的做法,成本一樣不低,雖然在國外很普遍,但在國內還不行。所以造成廣大設計師在進行包裝設計時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但市場上依然不乏優秀的案例。日本麒麟公司分別于去年和今年推出了二款茶飲品:生茶和聞茶。茶飲料產品的同質化程度很高,雖然口味有一定差異,但真要口渴飲用,兩者之間的差異完全可以忽略。但這兩款茶飲料在貨架表現上完全迥異風貌。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審視這兩款包裝,可以感覺到生茶屬于清涼型茶飲料,可以產生爽口的飲用感覺,在口味上比聞茶會更濃烈。而聞茶是屬于微甜的,更偏品味型的茶飲料。
事實上的確如此,兩款茶飲料通過包裝呈現了完全不同的知覺聯想。從生茶的瓶型和瓶體色彩可以感覺出它的產品屬性和著力表現點,而聞茶的青花瓷瓶式的瓶貼設計以及透明的瓶體分明著意讓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品味余地。
這是一種成功的包裝設計,有點和風、有點中國、有點國際。將商業、藝術以及文化很恰當地結合起來,這令我想到了國人的白酒包裝,筆者可以斷言,在所有的酒類包裝中白酒包裝可能是最落后的,大俗而難言大雅,難得出幾款入目的包裝,似乎只要是酒類包裝就非得采用金卡印刷,然后用盡燙金、專色、凹凸、鐳射、噴砂等系列印刷工藝而后快,非這樣不能稱之為酒包裝。其實即使同是白酒,口味也不盡相同,有的醇香悠遠、入口順爽;有的醇而不雜、入口濃烈;有的更重入口后的回味;有的更重酒香的特異。但現在從包裝上講,幾乎都象一家出的。幾年前北大校慶酒--"百年孤獨"側是在白酒包裝上做了新嘗試,算是難得的"異類",這里的"異"可稱"優異"了。其實在酒的包裝設計上,完全可以轉變理念,運用"通感"效應,充分表現不同口味的酒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