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創新
2016-07-29
設計創新在設計行業是一個熱門話題,真正堪稱具有創新的包裝設計應是恰如其分的,完美無缺的實現創作意圖,體現時代特點的賦予設計文化和民族風格的,包含企業本質和產品特色的,讓人為之折服,并能在瞬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包裝裝潢設計不是單求外表漂亮美觀,最重要的是透過視覺圖像來介紹產品的特點。建立和穩定它在市場的定位,最終達到提升銷量的目的。一個成功的包裝設計可以引領企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歷程,開拓一個新的市常因此,富有創新的包裝設計并非只是一個美麗的裝飾。其所包含的功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個完善的成功的包裝設計不會偶然產生,它必定是有遠見的企業家與優秀的專業設計師合創的結果。
創新意識是設計理念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創新意識永遠不會沉睡。但包裝設計的成功能促進市場營銷的更大成功。例如:“可采”的包裝外觀采用靛藍色基調。色彩聯想來源于中國藍印花布,并采用中國畫小寫意手法表現。整個形象既傳統又現代,色彩古樸典雅而不乏潮流。“可采”標志的主體及象征圖形醒目。“可采”的成功不僅是銷售的成功,也是包裝的成功。但市場上又有多少產品因為外觀包裝設計的失敗和創新理念的枯乏而無好的銷售業績,再加上營銷能力欠缺,產品的失敗是注定必然的。商品包裝設計創新應該是清晰傳達信息、表現品質、獨特出眾也適當的表現市場定位和刺激感官,并蘊涵豐富的設計文化。
設計文化是包裝設計創新的基礎,設計創新只有建立在文化基礎上才有市常我們在設計創新中強調文化,是為了使視覺語言更富有情感,更富有內涵,更使人通俗易懂,更富有個性,如鳳凰衛視中文臺的臺標,借用了傳統的龍鳳圖形,并使用了中國特有的“喜相逢”的結構形式,反映出一種厚實的文化底蘊,而鳳鳥兩兩相對圓轉的翅膀極富動感,體現了現代傳媒的特色。北京2008奧運會申奧的標志設計同樣容入了古老中華民族書法和武術文化的內涵。
包裝設計的創新應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包裝設計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包裝設計的創新離不開民俗性和民族性。我們談包裝創新是建立在身后悠久的民族文化歷史上創新。香港設計師陳幼堅的成功就在于根植于民族文化,把握住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在設計創新中,有民族性的往往體現包裝個性的與眾不同,又有明顯的地域性特色。“阿詩馬”和“希爾頓”包裝的主體圖案都帶有明顯的地域,民俗特色;法國的“白蘭地”和中國的“茅臺”在包裝上同樣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 同樣中國的“健力寶”和美國的“可口可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包裝設計的創新是國家民族特點的傳承和發展。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特點:美國人的奢侈、豪放、創新;英國人的古典、保守、華貴;日本人的精明、儒雅;德國人的沉穩、含蓄、嚴謹;法國人的浪漫。以及意大利人的富于想象,都可以一覽無余。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是不能掩蓋的,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緊緊抓住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在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并在運用所表達主題的內在聯系中。注意產品的包裝和設計的創新。我們民族的傳統的設計符號,總會有一些恒長的主題,如龍、鳳、獅子、云紋、雷紋、渦紋等,而它們的表現形式,也就是它們的造型方式,卻隨著每個歷史朝 代的更替轉變,往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地域特點。如傳統圖案中的龍的形象,朝朝有區別,代代有變化。原始龍的古拙,奴隸社會青銅器上夔龍的詭秘肅穆,漢魏龍的奔騰飄逸,隋唐龍的飽滿富麗,兩宋龍的規范莊嚴,元代龍的矯健,明清龍的繁縟凝重。這種“形”的延伸是民族母題的繼承和延伸,也是包裝設計創新的民族土壤,是新的時代的新的審美觀念賦予的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