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企業一樣可以創名牌!
白酒包裝設計的技巧
紅酒包裝袋的視覺設計
數碼/電子/科技產品的包裝
烹飪調料的包裝設計分析
原創竹材酒包裝設計
葡萄酒包裝印刷設計中印刷材料
如何構思包裝盒設計
快速消費品終端的“六種武器”
CIS是創建品牌的必由之路嗎?
危機管理之“葵花寶典”
怎樣的廣告最具銷售力?
一句話打動消費者—談廣告的創作
《超級女聲》的營銷
如何解決品牌命名難于注冊難題?
品牌戰略規劃中的五個核心
如何打造有銷售力的品牌文化?
塑造品牌個性的十步曲
把握產品包裝設計的技巧:白酒包裝設計 | 葡萄酒包裝設計 | 食品包裝設計 | 月餅包裝設計 | 化妝品包裝設計 | 藥品、保健品包裝設計 | 電子產品包裝設計 | 其它包裝設計
現在很多商品包裝的品位上不去,使消費者感到不滿意,甚至厭煩,直接影響著商品的銷售。對目前殘酷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不能不說是對商家或廠家的一種遏制。自然,也就影響著商家或廠家的經濟效益。這主要是產品包裝設計人員的基本素質和設計水平上不去,從而導至包裝設計的品位上不去。而包裝設計的品位主要是包裝設計的技巧把握,如果技巧把握住了,也就不存在品位上去和上不去的問題了。
那么,掌握包裝設計的技巧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這里主要有三點:一是色彩技巧的把握;二是構圖技巧的把握;三是文化內涵的把握。
|
|
>> 關于包裝標準的幾點思考
一個國家的包裝工業水平往往與這個國家商品經濟發展程度成正比。我國包裝工業,盡管這幾年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整體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不到1%,而且包裝產品質量仍然不高。每年由于包裝不善造成商品破損,霉變以及好貨賣不上好價錢等等,給國家造成的損失達百億元。包裝產品質量不高,很重要一方面是無統一而全面的標準體系或標準化水平低。1978年以前,我國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包裝工業分屬于各部門各地區,生產流通銷售在很大程度上相互脫節,并且普遍存在著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資金缺乏等問題,特別是包裝標準奇缺。建國后的20年時間里,僅制訂二項包裝基礎標準。包裝材料、容器、包裝機械等方面的標準也為數很少。此外,我國過去沒有獨立的包裝標準體系,包裝標準主要依附在產品標準中。即使單獨制定的包裝產品標準,內容也比較簡單,技術要求很不明確。有些標準既無法在生產中貫徹實施,也難于進行監督檢驗。
1978年后,在國家標準局的組織與參與下包裝標準化開始取得了顯著成績。包裝標準的數量和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到1989年底,包裝標準已近300個,并且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包裝標準化工作的迅速發展,直接從技術基礎上推動了包裝產品質量的提高。今天,我國包裝工業的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上70年代、80年代水平,有的已經達到當代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然而,盡管我國包裝標準化工作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包裝標準的數量仍不能滿足工業、貿易發展的需要。由于包裝新產品不斷出現,這些產品試產后,很快就批量生產并投放市場,這時古就應該作為進入監督檢驗的受檢產品行列。但作為質量檢驗的技術依據的標準卻長期跟不上,使許多新的產品無標準。對于出口商品,也沒有專門的包裝標準,各地區、各部門自行其事、包裝材料差,技術水平低,無完整的規則,導致我國出口商品每年因包裝不善而受到的損失約占出口總額的5%-10%。
2、包裝產品技術標準不健全。標準的技術水平主要表現在技術要求是否明確,技術指標是否合理等方面。但在己發布實施的國家包裝標準中,有些標準在這方面仍有欠缺,許多技術指標項目實為虛設。如GB90-85《緊固件驗收、檢查、標準與包裝》標準,對產品包裝的規定為“在正常的運輸和保管條件下,應保證產品不受損壞和便于使用。包裝形式和方法由制造廠確立”。這種不明確的產品標準,導致包裝產品質量低劣,同時使包裝產品質量的監督檢驗無法進行。
3、技術標準落后,指標偏低。技術標準是企業實際科技水平的總結和抽象的概括,是對生產活動的一種紀律約束,技術標準的先進與否,直接決定包裝產品質量的高低。我國包裝產品的標準,有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相當數量的技術標準還比較落后,特別是出口商品的包裝標準較為落后,使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商品的實價遠遠低于先進工業國家的同類產品。
包裝是一切有形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包裝不善則會使商品變質和損壞,失去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和使用價值,而高質量的包裝不僅能有效地保護商品,而且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強商品本身的競爭力。而講質量,首先要講標準,標準化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一個落后的標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質量的競爭就是標準水平的競爭。因此,筆者認為,要提高包裝產品的質量,必須加強包裝標準的制訂如實施有效的監督。并從以下如幾方面著手:
一、加快包裝標準的研究和制訂速度
目前,我國包裝標準的數量不能令人樂觀,特別是復合包裝材料以及包裝新產品方面的標準,制訂數量很少。此外,有些標準己延用多年,已經不適應目前生產和貿易發展的需要。因此,應盡快建立包裝標準化管理組織,著手制訂新產品和復合包裝材料標準體系和一批急需的基礎標準。
在制訂和修訂標準時,首要的工作是進行調查與研究,根據分析取得數據,制定符合現狀的標準,這樣才能使包裝機械零件,包裝材料,包裝技術及包裝試驗標準化切合實際。有關技術資料和國外先進標準獲得的速度是加快標準制訂速度的先決條件。必要的充足的資金是標準制訂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而編制組人員素質的高低是標準制訂速度的決定性因素。
二、健全包裝技術標準,提高包裝產品質量
如果包裝標準在技術要求方面不健全,必定導致包裝產品質量低劣,同時使產品包裝質量的監督檢驗無法進行。標準中的技術要求是規定這種商品或包裝在生產加工方面所應遵循的工藝條件和衛生條件,它是標準的核心。完善的技術要求是生產和檢驗產品質量的重要依據。因此,在今后的包裝標準制訂和審批工作中,應嚴格把關,使包裝標準的技術要求趨于合理而健全,提高包裝標準的技術水平。
三、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增強產品競爭力
技術標準的先進與否,直接決定著包裝產品的質量高低。我國許多正宗而優質的產品,價格合理,但由于缺乏一流的包裝,使得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只能在地攤上銷售。所以如此,是由于我國許多包裝產品標準落后,而且幾十年一貫制,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上處于被淘汰地位。因此,在制訂標準時,應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把“采標”與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結合起來,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參與國際標準的制訂,維護我國的權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國標準水平和包裝產品質量,同時使我國標準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以利于國際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以利于發展對外貿易與技術引進,打破“非關稅壁壘”,增強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標準化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要想解決包裝產品質量問題,首要解決標準的水平。總之,只有高水平的標準,才可能有高質量的包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