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策略型品牌包裝設計機構
|
[ 中國深圳 · 萬域包裝設計 ]
器、陶瓷,這些都是設計。設計伴隨著我們的歷史在發展,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有設計,各種各樣的設計與人類 的生活息息相關。縱觀近代工業社會的設計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時期,由于科技發展水平及人們需求的 變化,產生了不同時期各具特點的設計方式,其中無不體現著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聯性。對于設計,有兩點非常 重要:一是發明,二是革新或稱之為改良。首先“發明”是從無到有,根據人們的真正需要,創造一種或幾種真 正的功能。而革新是注重產品的藝術性,也就是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就工業設計來說,工業設計 的一個重要設計原則是“以人為本”,研究人與機器、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設計使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 色彩及環境條件等更合理地結合在一起,滿足人們物質及精神的需求。這是工業設計的定義,從定義里就可以看 出設計是來源于生活的需求,但是通過合理的設計又將產品超脫于了原先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同我們的“非物資主 義”設計觀。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設計來源于生活、超脫于生活。 設計來源于生活、超脫于生活主要體現在設計產品的功能性和形式性、實用性和藝術性、技術性和文化性。產品 的功能性、實用性、技術性是根據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做出的初級設計,設計從初級上升為高級的時候就是產品的 形式性、藝術性、文化性。這兩個看上去對立的方面實際上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也就是所謂的對立統一的 。下面我以工業設計為設計的典范詳細闡述設計與生活的關系: 1 設計的功能性與形式性 [b]1 設計的功能性與形式性[/b] 在我們周圍,除了自然物如山林、植被、飛禽、走獸之外,絕大部分都是人工的制品。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工 制品?因為自然物不能滿足人類的生活需要,這就說明了發明創造這些人工制品是源于生活所需。設計出來的產 品是怎樣滿足人的需要的呢,那就是通過功能。也就是說產品所具有的功能就是人所提出的基本生活需求。從遠 古時代為了滿足捕獵的需求把石頭磨鋒利了,為了使這工具結實使用了金屬,為了美觀就刻上了花紋染上了色彩 ,到現在為了各種不同的風格而設計出了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同外形的產品。這就上升為了設計的形式性,也就是 說設計超脫了人的生活需求。我所說的形式性不是通常所講的形式主義,而是在功能滿足的基礎上所做的為了滿 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的設計。原始社會的設計主要是功能性的,當階級分化之后,統治階級開始追求設計的形式 性。我們現在生活中的設計無不是在功能的基礎上進行形式性設計。 1853年設計的考爾特(Colt)左輪手槍是功能設計的典范 這把設計于1853的手槍完全滿足于人們的功能需要,如果單純的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它也完全滿足現在的生活。 但是現在的手槍呢為什么不再是這種設計了呢,在保留它的功能的基礎上更改了它的外形結構,這也是應了人機 學的要求。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生活中的椅子,你所看到的都是在功能上的超脫。由此說明了設計的功能性來 源于生活,而它的形式性又超脫了生活。 但反過來講,能不能一味的追求形式而放棄功能呢?不能! 比如一把椅子,如果不符合使用的目的,坐著不舒適 ,即使外表裝飾的再華麗,看起來也是不好的。這樣就成了極端的形式主義了。中國傳統藝人有一句行話,叫“ 藝中有技,藝不同技”。這句話說的很精辟,指出了形式與功能的聯系。從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形式性是建 立在功能性的基礎上的,是功能滿足之后的更高層次的追求。同時設計的功能要通過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也需 要形式來突出功能。所以在設計中,功能性和形式性是互相滲透、互相聯系的,形式服從于功能并提示功能。 2 設計的實用性與藝術性 其實實用性可以認為是功能性中的一種,但在這里我把它提出來是為了說明設計的藝術性,不過這也正說明了設 計的各方面是聯系的。工業設計的目標就是為了某一種“用”,即某一特定的功能。但工業設計的“用”并不只 是物本身的可用性而已,它還必須是人體的某一特定的功能的延伸。只有真正地延伸為人類自身功能一樣,才是 產品的實用價值。離開了實用性,設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上面已經闡述了功能性來源于生活,所以在這里 就不贅述實用性了,同樣的道理實用性也是來源于生活的。從實用性上來說,設計確實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 多方便,汽車縮短了空間的距離,而有了豆漿機我們就可以在家里喝到新鮮豆漿。除此之外,設計還產生了很多 藝術性,使我們的生活充滿快樂享受,設計本身也賦予產品藝術性了。 羅技公司設計的全新時尚炫彩迷你星貂鼠標 這是羅技公司設計的全新時尚玄彩迷你星豹鼠標,由于它的時尚它在滿足實用性的同時也獲得了藝術性,藝術性 使得它在同類中更加突出。在傳統設計中,藝術是虛構的形態,雖然總是以某種方式和日,F實聯系在一起,但 從根本上說,存在著邏輯上和觀念上的界限。但是現代的設計意識到了藝術的重要性,將藝術與實用性完美的結 合在產品中。當然,藝術性不是像實用性那樣開始就有了的,是在不斷的發展和使用中創造出來的,是在實用性 的基礎上升華出來的。所以說,設計的實用性來源于生活的基本要求,而設計的藝術性則是超脫于實用性的,但 是兩者又是相互依存共同發揮作用的,缺一不可。 [b]3 設計的技術性與文化性[/b] 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中葉,歐洲新興資產階級發動了一場以技術作為巨大杠桿來改變生產面貌的工業革命。這 場革命使工業設計成為歷史的必然,正是在這場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工業設計才得以產生并逐漸發展起來。在現 代,技術是指人類用以改變自然和環境的手段或技能。運用到設計上之后,技術就是指生產出所設計的產品,并 且完整的表現產品的功能、形式等方面所是用到的科學技能。從設計伊始技術就誕生了,原始人磨削石器就是一 種設計活動中的技術,有了這個技術才能磨出工具來,才能完成設計。技術是人類設計活動的智慧結晶,它是工 業時代的產物。在這里,技術是與功能聯系在一起的,是以有用性為前提的。所以說設計的技術性來源于生活。 技術始終與前進著的社會生活、生活條件、科學水平、技術條件、社會制度、時代風貌等當代社會歷史條件密切 關聯。所以,技術反映了該時代的歷史條件。而這些歷史條件正是文化的內涵。所以說一個產品它包含技術的同 時還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產品就成了物化的文化。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我們國家的考古,古董是用當時社會的 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但是后人從它的身上了解了當時社會的文化水平。古董就具有了價值,它的價值來源于它 所包含的文化。這時候設計的文化性就成了技術性的一種飛躍。但文化性又是通過技術來表現的,技術性是以文 化為條件的。工業設計是工業文明的靈魂,是科技與藝術的統一,也是科技與文化的統一。所以二者是一體的。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融入到代表新世紀潮流的工業設計中,將為人類書寫美好的篇章。 [b]4 結論[/b] 索尼的盛田昭夫苦于女兒的收錄機的聲音太大的煩躁,促發了“隨身聽”的構想;美國硅谷兩個青年電腦“發燒 友”基于“讓每個消費者桌上都有一臺電腦” 的理想,領導了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技術革命”的PC電腦潮 流;海灣戰爭后賦閑的摩托羅拉工程師為了“讓普通人在移動中通訊”,輕松地將軍工技術轉化為民用,引發了 “大哥大”的流行;“令婦孺都能操作攝像機”的目標,使索尼創造了“掌中寶”;“在拍攝中即時觀看影像” 的設想,激發了夏普“彩色液晶顯示屏手提攝像機”的獨創...... 這些事實都說明了設計時來源于生活的,通過上面三個方面的闡述也可以得出設計是在生活的基礎上超脫的。這 對設計,尤其是工業設計的未來提供了良好的依據。
__
(更多文章,陸續發表中,請關注專業雜志或網站,或登陸在Google或百度搜索。)
|
|返回首頁 | 白酒包裝設計 | 酒策劃設計 | 服務領域 | 關于萬域 | 包裝設計經典案例 | 聯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友情鏈接:包裝設計公司 | 深圳包裝設計公司 | 廣告設計公司 | 深圳廣告公司 | 深圳設計 | 白酒包裝 | 紅酒包裝 | 食品包裝 | 月餅包裝 | 保健品包裝 | VI設計 | 深圳設計 | 包裝設計 | 畫冊設計 | LOGO設計 | 標志設計 | 網站地圖 | 百度 | 谷歌 | 華蓋創意圖庫 | 照片分享(全球) | 站酷ZCOOL 網站備案號:粵ICP備05019925號 Copyright @ 2001 深圳萬域包裝設計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