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不是老古董,是藏在基因里的“潮”密碼
你見過會“說話”的包裝嗎?我們用AR技術讓剪紙窗花“活”過來,掃描瓶身就能看到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技藝;把方言俚語變成潮流彈幕,印在米酒罐上,喝一口酒,讀一句“巴適得板”,連微醺都帶著地方煙火氣;甚至把地方戲曲的唱腔、山歌的旋律,藏在包裝的二維碼里——撕開包裝的瞬間,就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鳴。傳統從未老去,它只是需要一雙發現“潮”的眼睛。
二、顏值即正義,但“潮”的背后是故事
我們拒絕“為美而美”的空洞設計。每一款產品包裝設計,都是一部地方文化的微紀錄片:
三、從“土特產”到“社交貨幣”,只差一個“潮”包裝
為什么年輕人愿意為“網紅雪糕”排隊兩小時?因為那根雪糕的形狀,是故宮的脊獸;為什么“博物館文創”能賣斷貨?因為那支口紅的外殼,印著《千里江山圖》的青綠。地方特色產品,缺的從來不是內涵,而是一個“被看見”的機會。
四、潮,不是跟風,是讓傳統成為未來的主角
我們不做“曇花一現”的網紅爆款,而是用設計為地方特色注入可持續的生命力。從材料選擇(可降解竹纖維、再生紙漿)到工藝創新(3D打印非遺紋樣、溫感變色油墨),每一處細節都在傳遞一個理念:傳統可以很酷,文化值得被珍視。
現在,是時候讓你的地方特色“潮”起來了!
無論是老字號品牌升級,還是文旅產品創新,我們都能用設計打破次元壁,讓傳統與潮流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因為真正的“國潮”,從來不是復制過去,而是用當下的語言,講好未來的故事。2025-07-22
2025-07-21
2025-07-21
2025-07-17
2025-07-17
友情鏈接